项目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阴赪宏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要从事出生缺陷和大数据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立出生人口队列 开展重大出生缺陷风险研究”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5项课题;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副主译医学专著23部。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三等奖9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先后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第十二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称号,北京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负责人)、北京市卫生系统“215”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医管局登峰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课题一:

课题负责人:

由项目负责人阴赪宏教授兼任。

课题组专家:

岳文涛.png

岳文涛教授:医学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科技处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会分会委员会委员、北京妇产学会妇幼健康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免疫学会理事、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会理事、北京环境与健康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重大出生缺陷大数据孕期染色体病筛查超声异常数据库建设以及出生缺陷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培育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重点项目、首都卫生发展专项和医管局扬帆计划等课题20项,累计经费近五千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约7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医学学科骨干”,北京朝阳区“凤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等。

刘瑞霞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学科骨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立出生人口队列 开展重大出生缺陷风险研究”项目办秘书。主要针对妊娠期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开展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主持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北京市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1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Pancreas、Pancreatology等杂志。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8篇;核心期刊论文70篇;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6部。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核心成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内分泌学会常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试验学系委员,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Journal of Food Science、临床肝胆病杂志等杂志审稿人。

 

课题二:

课题负责人:王艳萍教授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出生缺陷流行病学与儿童健康的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科技部、UNICEF、WHO等项目20 余项。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妇幼健康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编委等。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Lancet、Lancet global health、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等专业领域著名SCI 期刊发表16篇。参加编写学术专著6 本。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

 

课题三:

课题负责人:姚吉龙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妇科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以及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参编医学专著8部;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市科技创新奖一项;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

 

课题四:

课题负责人:吴青青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超声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超声学系副主任。目前是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荣誉大使,国家卫健委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专家及影像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委及妇产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妇产学组组长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出生缺陷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先后发表论文约196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32余篇;主编、副主编、主译、参编、参译医学专著10部。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等奖项;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卫生人才“百”层次人才、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扬帆”计划、北京市朝阳区“凤凰计划”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全职)、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减少患者出行、避免交叉感染,利用科室远程医疗平台免费为边远地区孕妇进行远程医疗超声会诊,解决当地的困惑,避免患者远程奔波。北京市卫计委首批超声诊断远程会诊中心,辐射全国部分地区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缩短城乡之间、医师之间的超声诊断医疗水平差异,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课题五:

课题负责人:彭晓霞教授

彭晓霞,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循证儿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与卫生部行业基金等研究工作。2013年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北京市临床流行病学重点专业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临床流行病学》主编;《临床研究设计(Designing Clinical Research)》第四版主译。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肿瘤、出生缺陷相关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并致力于循证实践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课题六:

课题负责人:杨晓葵教授

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骨干”,百级人才,北京妇产医院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医促会妇儿保健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生育保健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北京市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主持3项国家级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编妇产科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43。